4月20日凌晨5時至4月21日凌晨5時,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首次俯沖至零并隨即跌至負值區間。這是WTI原油期貨誕生37年以來首次出現負油價,在全球原油貿易市場實屬罕見,凸顯出原油供需嚴重失衡和庫存爆倉在即的困境。
6月期貨合約價格暴跌預期走強
WTI 5月期貨合約價跌至負值是原油市場史無前例的供應過剩表現,更是因為數百萬桶原油即將“無處安放”。
在美國乃至全球原油庫存正迅速飽和的當下,WTI 6月期貨合約價格暴跌、甚至再度出現負值的預期也在持續走強。
4月22日,WTI 6月原油期貨合約價格暴跌43%,盤中一度跌至6.5美元/桶的低位,并觸發3次熔斷,最終收于11.57美元/桶。芝商所表示,5月合約負結算價已經反映出原油供過于求以及美國高倉儲利用率的現狀,6月、7月合約均承壓過重。4月22日,WTI 7月原油期貨合約下跌約10%,至23.66美元/桶。
美國能源咨詢公司Enverus戰略分析副總裁Bernadette Johnson表示,WTI 6月原油期貨合約面臨極大壓力,該合約價格“可能將在5月開始下降”。
“原油交易商從未見過這樣的局面。”能源分析機構RBN Energy分析師Rusty Braziel表示,“如果7月還沒有從疫情中恢復過來,且儲油空間已全部填滿,屆時的情形簡直不敢想象。”
儲油壓力“爆棚”催生極端油價
美國WTI原油期貨是全球成交量最高的原油期貨。有別于布倫特原油期貨現金交割方式,WTI原油期貨采用實物交割方式進行最后結算,且交割地點只有一個——美最大原油倉儲中心庫欣,這凸顯了美國原油期貨交割制度的缺陷,庫欣的庫存規模直接影響著全球基準油價。有分析師指出,庫欣原油庫存每減少300萬至500萬桶,就可能導致WTI原油價格每桶上漲10至15美元,也就是說,庫欣原油庫存每增加幾百萬桶,就可能令WTI下跌20美元左右。
根據WTI原油期貨合約的交割規則,交割必須在庫欣的任何管道或儲油設備按離岸價條件進行。庫欣擁有13條管道網絡系統,存儲容量約9000萬桶,占不包括戰略石油儲備在內的美國原油倉儲總能力的16%。由于位于墨西哥灣沿岸、中部大陸和中西部之間的中心位置,庫欣通過密集的管道將上游的石油主產區和下游的煉油區連接起來,同時還儲存著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的進口原油,由此成長為全美重要的管道儲運樞紐,進而成為美油的重要定價中心。
標普全球普氏指出,庫欣儲油罐的儲存量已經達到69%,高于3月底的49%,極有可能在5月中旬前填滿,屆時WTI期貨合約的實物交割將更加艱難。EIA數據顯示,截至4月第三周,美國原油庫存連續四周出現了1000萬桶以上的增幅,庫欣原油庫存變化值更是連續六周錄得增長,截至4月10日庫欣已經儲存了5500萬桶原油,占其工作儲存容量的72%。
《金融時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城市封鎖和失業率上升,美國目前的原油日產量已超過其煉油廠的需求量,而且缺乏可用的儲存設施來處理多余的產量,這將進一步引發持有衍生品合約交易者的恐慌。全球最大的獨立石油儲存公司孚寶日前表示,其儲存空間幾乎用盡。
彭博行業研究資深分析師馮漢南指出,WTI相對于布倫特原油的折價刷新歷史,這表明美國國內市場對美國原油需求疲軟,而大量的庫存積壓讓儲油設施不堪重負。“相較而言,布倫特原油價格更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給平衡,因此波動小于美國原油價格。”他說,“而美國中部大多數儲油罐已經飽和,內陸原油缺少儲存空間,部分生產商只能通過倒貼的方式清理庫存。
“負油價”有利有弊
荷蘭國際集團(ING)在一份報告中指出,5月開始原油市場可能仍然艱難,盡管“歐佩克+”減產幅度很大,但仍無法在本季度實現市場平衡。與此同時,“歐佩克+”以外的產油國,其減產很可能是由市場驅動而不是強制性的,因此減產將是漸進而非立即。
事實上,跌至負值的美國原油期貨價格,讓沙特和俄羅斯也清楚地感受到了面對需求崩潰的無能為力。歐佩克代表們已經提出了進行更深入、更迅速地減產,產油國之間也進行了更多的對話,但對于左右美油價格走勢仍然是杯水車薪。
4月22日“歐佩克+”能源部長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油價格暴跌問題,但會后聲明顯示未能就任何新的措施達成協議,這意味著5月開始的新一輪減產可能仍難改變油價走勢,油市維持底部寬幅震蕩的格局暫時不會改變,只會在短期內“支撐一下”油價。
總而言之,低油價維持長期狀態,對石油產業鏈的挑戰將是前所未有的,最基本的負面影響是產業鏈相關投資進一步減少,第二季度開始的業績不容樂觀。
不過,在行業專家眼里,美國原油期貨出現“負價”對中國原油產業鏈的影響將是“雙刃劍”。一方面,油價暴跌有利于進口。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許江風表示,中國作為原油進口大國,從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油價走低是好事情。“我們不要怕低油價。既能夠減少進口原油的外匯支出,還是儲油的好時機。”他說,“這次美油負值主要是消費端出現嚴重問題,國外疫情嚴重導致能源消費大降,儲油設施即將滿倉,單靠減產或停止上游作業并不現實,畢竟重啟成本較為昂貴。”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的疊加影響,也給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帶來問題,包括給中石油、中海油這些主攻上游資產的企業帶來沖擊。廈門大學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如果油價長期低位運行,國內一些成本較高的原油產業鏈公司的生存將變得非常艱難。
另外,在許江風看來,中國原油存儲能力嚴重不足。“應該大規模建儲油、儲氣設施。”他說,“‘三桶油’應該弱化國際化戰略,將更多精力和資金放在本土化上,高油價盈利的時候投建地下儲氣庫或是原油儲罐群。”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王林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9-2020 版權所有: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 京ICP備05039447號-3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